到2025年10月,美国政府又一次面临关门的危险,不过这回感觉不一样了。
过去几十年,政府关门大多像是两党在打拉锯战,吵吵闹闹几天,最后总能坐下来好好谈谈。但这次不一样了,不再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争着多分一块蛋糕的事,而是特朗普直接把桌子掀了。
这次的停摆不单纯是个“突发状况”,实际上是一场“有备而来的”政治清洗运动。他不再满足于当总统这个位置,而是要彻底瓦解对手的势力根基,从人事、资金和规章制度这三个方面动手,想把政府变成“特朗普的政府”。
不免让人觉得,这是不是要来个“制度上的大翻盘”啊?
停摆不是事故,是“猎巫”开始
以前美国政府要关门,好比预算没谈拢。比如说你想给教育拨款,我偏偏要削环保资金,意见不合,账就卡住,政府就卡壳似的短暂停摆。就像超市收银机出毛病一样,员工能休假就休假,几天后再重新营业。自1976年以来,美国已经“惯性”关门了22次,最长的那次也就是35天左右。
但这回啊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到2025年9月底,预算谈判又临到个紧要关头,民主党这次带来了个折中方案,想摆平局面,可特朗普那帮人不仅拒绝接受,还直接放话:“政府停摆,大家都乐意。”
这不算谈崩了,而是特朗普“有意加大力度猛冲过去”。《纽约时报》引白宫消息说,特朗普觉得“只有彻底扳倒行政系统里的对手,才能为续任铺路。”
他的第一招,就是动人事方面的事。
在这次罢工时间里,特朗普政府迅速推出了一份“不可逆裁员方案”,这次的目标可不像那些总统随意换掉的部门官员,而是那些一直在政府体系中干了好长时间的“事务官”。
环保署、生育健康服务办公室、教育部的研究人员这些岗位,原本都是“不涉政治”的专业职位,经过多年,被看作是“铁饭碗”。
在特朗普看来,这些人被认为是“民主党的深层政府”势力,成了“阻碍他改革路线的顽固壁垒”。
彭博社分析提到,这次裁员的大头是“蓝州主导的部门”,一旦实施了,停摆结束后就没法让他们重新回岗位了。
换句话说,特朗普打的算盘就是:趁着政府关门,把那些“不同意见”的人都赶出去,然后关门收场,留下一支“干净利落”的政府。之前的停摆只是“短暂下线”,这次可是“彻底下架”啦。
断钱就是断根,特朗普动了民主党的“命门”
如果说裁员像是在清理队伍,那冻结拨款就像是断了补给。这回停摆,特朗普政府毫不手软,一口气冻结了整整260亿美元的专项预算,目标明确,毫无例外——全部针对民主党“票仓”。
以纽约为例,大都会交通局原本打算用那18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来修地铁、修隧道,可是州长在新闻发布会上怒斥:“这简直是对城市未来的狠狠扼杀!”
这些工程不光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,也是民主党在蓝州执政的成果体现。如今资金一停,工程都停摆,烂尾成了常态,选民们的情绪也愈发不满,民主党在面子和里子上都受到了很大打击。
还有绿色能源转型这块,像加州、马萨诸塞、伊利诺伊本来打算投资80亿美元搞新能源,从风力发电到电动车,从太阳能板到碳中和校园,一下子全都取消了。
白宫解释说:“我们得重新评估这些资金分配是否合理。”听着挺官方,其实就意味着:不给你资金,看你怎么折腾。
特朗普这招,不仅仅是“不给糖”,更是搅了对手的“命脉”。
更叫人吃惊的是,特朗普还利用保守派占据优势的最高法院,在政府停摆期间推动大幅度收紧联邦机构的权力。像教育部、环保署、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这些机构的“执法利爪”被一一剪掉,连正常运作都变得困难重重。有位民主党议员气愤地说:“这根本不是预算危机,这是制度性拆解。”
规则被改写
美国宪法明明写得明明白白:国会才是财权的主人,总统不能随意动摇拨款的决定。不过,特朗普这次可没按规矩办。他搞了一招叫“口袋撤销”的伎俩,把国会批下来的预算款项延迟支付、冻结,或者绕过正常程序去执行,简而言之就是“我不花你批准的钱,它自己就作废了”。
BBC的分析指出,这种做法已经引起宪法专家的警觉,他们认为:“总统正在绕开国会,挑战三权分立的基础。”
更夸张的是,特朗普还“重新界定”了“政府的重要职责”到底指啥。以往通常认为,在政府停摆的情况下,国安部门、军队和财政这些关乎国家命脉的部门,必须坚持运转。
不过,现在,特朗普把“边境墙管理处”、“移民执法局”、“总统数字通信办公室”都归入“核心”范畴,而像教育、环保、妇女健康这些部门,全都排除在外啦。
他不是让政府停下来,而是让“自己喜欢的政府”继续运转,“不听话的部门”就关门,不发声。
这会儿,特朗普还对军事体系动了动手脚。据Axios报道,五角大楼的人说,特朗普在一次全球美军高级将领会议上,要求他们“忠于他本人”,不再拘泥于惯常的制度。
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,实际上是在打算盘,准备未来如果国内出现“政治抗议”的情况,就能派武装硬碰硬。有些人觉得,万一局势变得火爆,特朗普可能真会以“恐怖威胁”作为借口,派军队去“稳定局势”。
过去,美国总统主要是执行命令,国会负责裁决,法院担任调解。而如今,特朗普变成了“裁判+选手+教练”三位一体的角色。这一切都在“合法”的停摆局势下悄无声息地进行着。
结语
这次美国政府的停摆,已经超出了以往那些财政纷争的范畴,不再是偶尔爆发的小插曲,而变成了特朗普带头搞的一场“制度大洗牌”。
裁员其实是对“深层政府”的一种打击,冻结拨款就像是掐住对手的咽喉,而改写规则呢,则是从根源上改变整个游戏的规矩。
这次停摆,实质上就是特朗普对他第一任期里的挫折进行的一次彻底报复。
民主党这边,面对特朗普一再逼近,可自己内部还在吵吵闹闹,拜登刚被逼走位,副总统的人选还没说清,党内各种派系都在抢地盘,根本没办法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。
对普通美国人而言,这次停摆就意味着失业、领不上工资,很多项目也可能泡汤;但从美国的政治体系来看,这或许是一个真正的“转折点”。
当总统可以靠停摆来打击对手、用预算来惩罚别人、动用军队制造威慑,三权分立这个老旧的体制,或许真的是“摇摇欲坠”了。
这可不只是美国遇到的麻烦罢了。
以前,美国可是全球民主的模范,现在却慢慢走向了“强人政治”。对其他国家来说,这情况既让人警觉,又提供了观察的机会。
这回美国的“制度停摆”除了影响国内,也可能在悄悄改变国际政治的版图。特朗普这一招,不只是针对民主党,可能还暗藏着为“后美国时代”开个头的意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