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意思,真有意思。美国人突然变得特别“克制”。
就在也门胡塞武装一枚导弹砸向特拉维夫之后,五角大楼的反应简直让人大跌眼镜。原定要给以色列的300枚GBU-39小直径炸弹,6小时内紧急叫停。这玩意儿,可是2023年10月以色列空袭加沙时最好用的家伙。
红海上的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,也从24小时战备状态,把标准-6导弹的警戒级别降到了日常巡逻。几天前,美国中央司令部还喊打喊杀,说什么要对也门搞几周的大规模行动。特朗普政府更是早就把胡塞贴上了恐怖组织的标签。
结果呢?国务卿鲁比奥正飞去伊斯坦布尔忙着俄乌那摊子事,国务院发了个声明,居然只呼吁各方克制,连伊朗的影子都没提。
这180度的大转弯,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
时间得倒回2025年9月29日凌晨。一枚巴勒斯坦-2型弹道导弹,从也门北部的山区钻出来,以16马赫的速度,带着集束炸弹弹头,直奔以色列的心脏,本-古里安机场。
为了躲避拦截,它在最后阶段还玩起了高难度机动变轨。以色列的铁穹和箭-3系统拼了老命才把它在空中打爆。虽然没有直接命中,但落地的碎片还是让机场乱成一锅粥,所有航班停飞了好几个小时。
胡塞武装立马站出来认领,说这就是报复。报复前一天以色列空军对也门荷台达港的轰炸。那次空袭,以色列说是炸了伊朗的武器中转点,但胡塞的卫生部门记录了不少平民伤亡。
别以为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。
自打2025年3月以色列重启加沙军事行动,胡塞已经朝以色列扔了至少85枚弹道导弹和37架无人机。就在9月24日,他们用无人机群袭击了以色列的埃拉特,造成22人受伤,两个还是重伤。
以色列的防空网,确实牛。但架不住对面这么个玩法。胡塞的导弹技术,肉眼可见地在升级。他们在也门北部山区挖了地下工厂,一个月就能攒出30枚中程导弹。
技术哪来的?明眼人都知道。这里面有伊朗海巴尔舍坎-2导弹的影子,碳化硅的制导头,能扛住2000摄氏度的高温。发射的时候,还配上无人机释放电磁干扰,专门晃点以色列的雷达。
后来连以色列军方自己都不得不承认,对这种高机动变轨的导弹,拦截成功率不到30%。
零部件伪装成民用物资,通过秘密航线运进来,在地下组装,摇身一变就成了低成本的杀手锏。这买卖,划算得很。
所以,美国人是真的怕了。他们怕的不是一枚导弹,而是这种没完没了,而且越来越难防的攻击。再这么打下去,中东这个火药桶真要炸了,到时候谁都别想好过。
当然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可咽不下这口气。导弹还在天上飞,他人已经坐上了去美国的飞机。人在半道,命令就下来了。
20架战机,对着萨那的胡塞总参谋部、情报总部和武器库,一口气扔了65枚航弹。这创下了单次空袭弹药量的纪录。卫星图上看,好几栋大楼直接被夷为平地。胡塞那边说,至少8死174伤。
泄了火的内塔尼亚胡,跑到联合国大会上慷慨陈词。他把胡塞、伊朗和哈马斯捆绑在一起,称为恐怖轴心,还吹嘘说已经摧毁了胡塞大部分的进攻能力。
结果呢?现场要多尴尬有多尴尬。50多个国家的超过100名外交官,集体退场,用脚投票。
这脸丢得,可比导弹被拦截难看多了。
国际上的反应也很有趣。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提议,派两万人的维和部队去加沙,法国和沙特居然初步表示支持。欧盟内部,对以色列这次报复也是吵成一团,生怕把事闹大。
伊朗那边,反应比谁都快。外交部甩出12页的声明,把英法德在美国压力下搞的制裁骂了个狗血喷头。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直接给秘书长古特雷斯递信,说美国的指控纯属扯淡。
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·萨拉米公开否认跟胡塞袭击有关,转头就放了一段视频,展示自家的霍拉姆沙赫尔-4导弹,射程覆盖以色列全境。意思很明白,我没动手,但别惹我。
外交部长阿巴斯·阿拉格齐更直接,在社交媒体上点名美国,说你没资格干涉,赶紧让你家以色列住手。他还把账算得很清楚,美国给了以色列巨额军援,巴勒斯坦几万人的死,你得负责。
这套组合拳,伊朗玩得炉火纯青。早在2月联合国安理会上,他们就这么干过一次了。
打来打去,嘴炮震天响,最后谁在真正流血?是全球的供应链。
胡塞从7月份开始调整了策略,不光看船是哪国的,还查船背后的公司跟以色列有没有关系。就这么一查,两个月内干沉了两艘商船。
全球的航运公司都吓怕了,宁愿多花钱绕道非洲好望角。这成本,最后还不是摊到我们每个人的头上。
就在9月29日,胡塞导弹袭击特拉维夫的同一天,他们还顺手袭击了一艘荷兰货船,两个船员受伤,船都不要了,直接弃船逃生。
从2023年10月以来,这样的袭击在红海发生了超过60次。
美国的“克制”,以色列的“愤怒”,伊朗的“否认”,最终都变成了红海上漂着的集装箱和不断上涨的运费。
这盘棋,越来越复杂了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