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扎堆华莱士蹭空调后续,喇叭驱赶不走,谁来解困?

 意昂体育介绍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18 17:05

“这里不是老年活动中心! ”华莱士店员举着喇叭喊出这句话时,店里挤满了摇着蒲扇、脱了鞋躺沙发上的老人,桌上空荡荡,一个汉堡都没点。

门外端着餐盘的顾客进不来,店员急得冒汗,这不是老年活动室,而是一家靠翻台率活命的快餐店。

江西吉安新干县,39℃的高温把地面烤得发烫。 华莱士的玻璃门内冷气十足,却成了附近老人的“免费避暑山庄”。 他们一坐大半天,聊天、打盹、光脚踩椅子,甚至自带茶水零食围桌打牌。 真正的食客来了没地方坐,转身就走。店员试过劝、哄、喊喇叭,老人们眼皮都不抬:“坐会儿就走”“马上点餐”,结果纹丝不动。

这家华莱士去年刚开业,去年夏天就被老人“占领”了。店员说,高峰时半个店挤满人,翻台率直接腰斩。 老板算过账:空调不能关(还有其他顾客),但电费、房租、员工工资一分不少。 有老人嘟囔老板“小气”,可店员苦笑:“我们投真金白银开店,不是做慈善纳凉棚啊!”

矛盾在7月5日爆发。 店员循环播放的喇叭声被拍上网,瞬间炸锅。 网友吵翻了:有人骂老人“为老不尊”,有人怼商家“缺乏温情”,但更多声音倒向华莱士:“马云无人超市就是这么被蹭倒闭的! ”“这次我站老板,生意经不起这么耗! ”

金川镇政府第二天火速介入。 工作人员没强制清场,而是挨个和老人“磨嘴皮子”做思想工作。 下午3点,店里终于清静了。 但镇政府也坦诚:高温天老人到处“蹭凉”是普遍现象,华莱士只是其中一站。

老人真缺那点电费吗? 背后藏着更深的无奈。 新干县社区纳凉点资源紧张,老旧小区尤其缺位。 而华莱士这类快餐店,空调足、座位多、离家近,成了最优选。 一位社区工作者透露:“独居老人省电是真,但更怕闷在家里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 ”

其实,早有地方摸出了新路子。 武汉南湖街道今年开放了7个社区纳凉点,空调、直饮水、药箱、棋牌一应俱全,甚至搞出“纳凉+助餐”“纳凉+义诊”的特色服务。

比如中央花园社区,医生每周坐诊量血压;华锦社区直接对接老年食堂,避暑吃饭一站式解决。 重庆沙坪坝更绝,把闲置防空洞改成“地下纳凉基地”。 石井坡防空洞里划分出读书区、观影区,免费提供WiFi、饮用水,甚至安排急救培训。 今夏已接待4.7万人次,有老人笑称:“洞里比家里空调还凉快,还能学心肺复苏!”

但光有场地不够,细节才是关键。 大连市一项老年人行为调研发现:老人出行分“强目的性”(买菜、看病)和“弱目的性”(聊天、发呆)。 后者最爱宅前空地、小广场边缘等“边界空间”,因为晒太阳方便、熟人扎堆自在。 而快餐店恰恰符合这种“灵活边界”属性。 反观部分社区纳凉点,要么位置偏,要么开放时间短,甚至只摆几张硬板凳。 宝安社区干部直言:“我们搞‘暑期爱心课堂’,让孩子写作业,老人自然愿意来,光吹空调多无聊? ”

商家也在试探平衡点。有咖啡馆推出“下午2-4点闲时休息区”,限制人数且避开餐位;便利店在角落放两把椅子,贴告示“购满20元可休息半小时”。 华莱士事件后,当地快餐店老板们商量过划出“纳凉专座”,但最终卡在成本上:“谁出钱? 谁管理? 万一摔倒谁负责? ”

那声刺耳的喇叭,撕开了高温天的体面。 当老人蜷在快餐店沙发蹭冷气,当顾客端着餐盘无处可坐,谁都没错,又谁都委屈。一位网友的评论被顶到最高:“城市不缺空调,缺的是让老人有尊严乘凉的地方。 ”
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