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线大涨引爆市场,超16万人爆仓,美参议院再否临时拨款法案

 意昂体育介绍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10 19:27

2025年10月1日凌晨,华盛顿的灯光还没熄,参议院里却已经火药味十足,双方僵持不下,民主党和共和党像极了两列迎面驶来的火车,没人愿意先让一步,空气里都是紧张和无奈,这一刻,美国政府正式关门。

纽约的清晨,普通人还在地铁里打盹,新闻推送已经炸了锅,自由女神像的火炬都可能因停摆而“熄火”,市民们议论纷纷,大家都在问,这次会持续多久,是不是又要像2018年那样,五周的噩梦重来一遍。

实际影响早就开始蔓延,白宫预算主管打算趁机加速裁员,司法部也在请求推迟针对特朗普的诉讼截止日期,这些细节藏着巨大的动荡,真正的麻烦才露出冰山一角。

欧洲的市场也没闲着,斯托克50、富时100、DAX30、CAC40全线反弹,幅度都在1%左右,看上去像是同步演出,实际却是对美国财政僵局的集体表态,信心脆弱到一戳就破。

看似平静的表面下,所有人都在等待新消息,2025年10月1日上午,美国参议院就临时拨款法案投票,民主党方案以47票赞成、53票反对遭否,之后又马上准备对共和党的短期方案表决,但10月2日投票暂停,大家都陷入停摆的泥沼,没人能说清楚什么时候能解套。

这一切发生得太快,太突然,市场和普通人都被裹挟着往前走,一边是政府关门的现实,一边是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,甚至连经济学家都不敢轻易下结论,标普全球评级说,政府关门每周影响GDP增长0.1~0.2个百分点,短期看似有限,但经济的不确定性已经在飙升。

这次停摆不仅仅是数字游戏,背后是政治僵局的投影,谁都不愿意让步,谁都怕被贴上“妥协”的标签,国会的逻辑越来越像综艺真人秀,镜头下的投票,成了资本市场的风向标。

经济数据也没给好脸色,美国ADP“小非农”就业报告显示,2025年9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人数只增加了3.2万,远不及市场预期,市场情绪瞬间降至冰点,交易员们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押注再度升温,CME数据显示,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飙到99%,投资者的心态,比K线图还要脆弱。

油价在这场风暴里也没落下,10月初国际油价连跌三天,WTI原油期货跌了0.95%,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.03%,国内SC原油期货9月30日跌2.87%,跌到480.3元/桶,原油多头的心里也凉了一半。

其实油价下跌并不是一时兴起,OPEC+在9月初开启第二轮增产计划,10月还要额外增产13.7万桶/日,供应宽松的信号越来越明显,外媒还放风说,11月可能继续增产,虽然OPEC+暂时否认,但市场已经预期变了。

而需求端同样不给力,美国油品消费旺季结束,北美汽油需求下降,炼厂利润压缩,直接影响原油加工需求,地缘政治风险也暂时降温,市场风险偏好被压制,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走弱,投资者只能寄希望于温和降息,可惜这点支撑太有限。

叶海文说得很直接,现在原油交易逻辑基本回归供需面,短期地缘和宏观影响被淡化,8月OPEC+产量环比增加47.8万桶/日,产量接近EIA估计,第二轮增产后还有增长预期,IEA上调2025年全球供应增速预期到270万桶/日,OPEC+和IEA对需求增长的预期基本不变,但美国非农数据疲软、旺季结束,市场担心需求拉不动。

库存成了新的焦点,EIA预期2025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库存日均增长210万桶,Kpler数据显示,8月中国在岸原油库存超11.5亿桶,9月虽环比回落,但伊拉克库尔德地区恢复出口,全球库存压力继续加大,市场交易重心从“是否累库”转向“是否超预期累库”。

赵若晨也认为,市场对供应宽松的预期变强,油价运行重心下移,地缘风险虽然在,但影响被稀释,整体波动会更剧烈,投资者心态越来越不稳。

后市怎么看,叶海文认为,供应宽松已经成共识,但关键还是看OPEC+增产计划的执行效率,沙特主导增产节奏,其他国家因为剩余产能不足,只能小幅增产甚至减产,这会影响整体增产的效果,短期原油价格偏弱震荡,中长期价格重心下移,WTI和布伦特虽然没跌破关键支撑位,但市场看空情绪有所缓和,反弹可能存在,投资者还是得关注地缘冲突和宏观事件的影响。

市场的神经被拉到极致,所有人都在等10月3日、4日国会的下一轮投票,OPEC+10月5日的会议也成了新焦点,俄乌冲突、俄罗斯能源设施被袭的后续影响,巴以局势的走向,这些变量混杂在一起,让人喘不过气。

这一轮风暴,其实不是偶然,背后是美国政治极化、全球经济不确定性,以及地缘风险暂时收敛的多重共振,市场像一只惊弓之鸟,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

没人敢说,这场风暴会在下一个转角停下,还是会掀起更大的波澜,唯一确定的是,2025年的秋天,美国政府关门的故事,还远远没有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