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2岁,还没退休两年,人就没了。杨国跃的讣告发出来时,抖音热搜挂着“奶茶升价五毛”,朋友圈有人晒露营,没人知道那个曾在老山前线把一条命掰成两半用的老班长走了。
他的名字最后一次上报纸是在1984年9月8日,《国防战士报》整版放了一张集体“遗照”,十五个小青年笑得牙花子全露,照片旁边写着:今日刊发,以备不测。第二天,他们就被空投到142高地,对面是整整一个加强营的越军,六百多人,十倍火力,零遮挡。
那天是7月12号,老山雨季,雨点像开水,壕沟里全是泥浆。4点50分,山脚传来金属敲击声,李海欣排长听了一秒就判定:摸哨,全员上膛。第一批越军刚探出头,杨国跃的冲锋枪已经吼起来,一排子弹扫过去,敌人直接滚回雾里。第一轮偷袭失败,越军干脆掀开炮盖,600发炮弹在半小时内把142高地翻了三遍。
地面被削低一米,指挥壕炸成土坑。李海欣胸口被高机子弹撕开,碗口大的血洞呼呼冒泡。他半躺在战壕边,把剩下的定向雷全塞给杨国跃,只说了一句:阵地交给你,别丢脸。杨国跃没点头,他连回话的时间都没有,抄起冲锋枪就往北坡跑。越军从三面爬上来,像蚂蚁搬糖。
杨国跃把全班分成三组,轻伤守正面,重伤压子弹,自己端着冲锋枪当救火队。打到中午,阵地被炮弹犁得只剩一条N字形坑道,十五个人还剩十个,人人带血。子弹快打空时,他把人全赶进坑道,顺手把最后一箱手榴弹抱进去,反手拉掉两颗当门铃。
越军占领表面阵地后,对着坑道喊:中国兵,投降吧。回应他们的是一梭子子弹和一声笑,笑声是杨国跃的。接下来九个小时,他让伤员轮流喊口号,自己猫在拐弯处,越军一探头就开火。饿了啃生米,渴了接岩缝渗水,耳朵被震聋,就用脚尖敲地当暗号。
傍晚,我方炮兵覆盖开始,高地被重新翻了一遍。杨国跃带人冲出去,对面反击的战友端枪就吼:哝松空依!缴枪不杀!他一抹脸,全是泥和血,咧嘴笑:老子是9班长,142还在。那天起,142号高地改名“李海欣高地”,十五人战死五人,剩下十个里,杨国跃伤最重,右腿三片弹片,肺里吸了半口硝烟。
战后授勋,他拿了一等功,却死活不当官,说班长当够了,想回家。地方领导一听战斗英雄来了,要给他安排副局长,他摇头:我文化浅,带不了队伍,去武装部吧。就这么一路干到上校,退休那天肩章三颗星,工资条跟普通参谋差不多。
每年清明,他拎着酒上烈士陵园,挨座坟倒一口,边倒边念名字:李海欣,周忠烈,李国文……念到谁,就站那聊两分钟,说今年庄稼好,村里修路了,孩子们都考上大学。烈士陵园的管理员换了好几茬,都知道那个瘸腿老头是杨国跃,战功赫赫,却连颗瓜子都没往兜里揣过。
去年战友聚会,有人拍视频发抖音,点赞不到两百。杨国跃坐在角落,穿件洗得发白的迷彩,笑着给新兵递烟。有人问他当年怕不怕,他说怕,但怕的是死后没人记得142高地,怕的是现在的小孩只认得流量明星。
没想到,怕的事还是来了。他走后第三天,抖音热榜第一是“某明星机场耍大牌”,头条推送“老山十五勇士”点进去只有零星的蜡烛表情。钟惠玲发朋友圈:英雄走的时候,热搜忙着给奶茶涨价。
翻开他留下的笔记本,夹着那张40年前的战场照片,背面写:活着的人,要把每一天过成勋章。他确实这么干了,没占国家便宜,没蹭流量卖货,连退休后的采访都婉拒,理由是:比起死去的兄弟,我没啥好炫耀。
现在,十五勇士只剩九人,名字像水印一样淡出。有人问我,知道这些有什么用?用处大概是,下次再有人在网上喊“别带节奏”,我们能回一句:节奏不是带的,是血写的。
杨国跃走了,142高地还在,地图上却找不到这三个字。下次刷到热搜,如果你也刷到那张模糊的老照片,别急着滑走,点开放大看看,那十五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伙子,一个多月后,只剩十个人走下高地。
你说,今天的我们该拿什么记住他们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