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下场逆回购,证监会降费新规,A股慢牛节奏稳步推进

 新闻动态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10 08:49

说真的,谁能想到2025年国庆节前夜,A股市场会收到来自央妈和证监会的“双节豪礼”?1.1万亿逆回购,配合着一系列市场新规——如果你也是那个关注股票账户每天喜怒哀乐切换,把基金页面当朋友圈刷的“市井人士”,看到这消息估计也得激动到手抖吧。可兴奋归兴奋,这背后到底是要鼓鼓掌、还是默默捏把汗?A股的“十月故事”能不能走出新的高潮,既然央行和证监会都直接下场了,这水到底“喂”到谁碗里,真成慢牛起跑线,还是大家一起“鸡飞狗跳”?咱们今天就来扒拉个明白,到底这波大礼包,是惊喜还是“意外”。

先讲央行那一手,着实够猛,1.1万亿,这数字几乎让人脑补出水漫金山的景象。可别被表面唬住。听业内老炮说,这买断式逆回购,可不是上世纪的“大水漫灌”套路,而是特别讲究的“点到为止”。央行意思很明确,这钱不是让大家一起“开个party”、随便撒花的,而是专门对着银行和市场流动性去的。怎么操作?说白了,就是央行暂时接盘债券,把钱“喂”给银行,等到九十天后,这些机构再原价把债券买回来——很像是酒吧老板短期跟老主顾“周转一下”,咱不求多赚,就怕你缺席。这操作究其本质,是精准补给,保证节前节后市场“水龙头”滴水不断。要是搁以前,市场一紧张,利率就跟蹦极一样往上跳,节后一地鸡毛。这下好了,央妈再一次变身“救世主”,直接给出3000亿有余,锁住了资金缺口,也为银行年底放贷埋下伏笔,稳得一批。

有些朋友可能会问,光给银行喂水不就会助涨资金空转,“热钱”到最后又在金融圈深度“自嗨”?其实这波逆回购最精妙就在时间锁定和定向融通,只补短板不生事。3个月期限刚好覆盖国庆消费高峰,还照顾得了政策性资金投放节点,简直一举多得。东方金诚那王青大佬分析,这焉不是给市场“吃下定心丸”?顶多还能富余点钱,避免行业普遍担心的“节后跳水”。而且,今年9月银行间利率已经开始跃跃欲试,有点蠢蠢欲涨的苗头,央行这波更像是提前“刹车”,抢在节前球场里把球卸下来,让大家能放下心情过个好假期。你品,你细品,这市场“喂水”不是简单的撒糖,是带着点“妈妈式关怀”,小孩子哭了才递零食,还特意挑了最厉害的定心丸,这哥们确实下了功夫。

从政策组合拳再说起,证监会这回可没打什么“温情牌”,而是“实打实”给市场塑形。怎么个“塑形”法?说人话,大概就是:以前咱都嫌弃A股太波动、太爱炒热点,现在人家要搞稳市场、激市场、引好钱。“慢牛”成了官方标签,再想像2015年那种疯牛冲天?证监会明摆着说:那碗鸡血,不卖了。

你琢磨,9月基金手续费大砍一刀,股票型从1%多眼看就赶上快餐的优惠折扣,混合型更低,服务费也紧跟着向下贴。这个操作很有意思,一算下来,全国投资者一年能省下哗啦啦的大几十亿。你以为只是小恩小惠吗?错!它意味着愿意通过基金参与A股的朋友,门槛更低、心理包袱也轻,吸引力更牛。钱省下来不等于A股牛市开张,但绝对是铺路砖。

说到长期资金进场,这几年监管说什么都压不住各路“长钱”,保险、社保、公募轮番上阵。数据不骗人,到8月末,长期资金抓着A股不撒手,稳坐21.4万亿,公募基金更是净值暴涨5.55万亿,每个月都在创“历史新高”。这架势,跟2015年羊年来比也毫不逊色。保险资管们抱团守着蓝筹,公募在科技成长线搞波段,连央行和财政部都在背后“明里暗里”搭台子。这大场面,说这是“慢牛”基础,并不过分。

作为点睛之笔,证监会主席还特地开了两会:三项KPI“明牌”,直接给市场画出了牛市跑道——控制波动,抑制疯狂炒作,科技创新板块主线不能丢,分红逼着老牌公司“用真金白银说话”。说穿了,就是要让A股从“韭菜地”变身“价值田”。如果前几年市场靠的是短线激情,如今倡导的就是“换个打开方式”,用耐心再加点眼光。

当然了,一说行情,不能光盯着政策端。底层逻辑得杠杠的才敢“放卫星”预测十月上涨。三季度收官,上证3882.78,涨幅超过12%,背地里资金马达轰鸣,成交额一度突破300万亿,这可不只是散户各自奋斗。杠杆资金香不香?三季度融资净买入5741亿,不见得全是聪明钱,但也能说明主力看多。要是哪年成交额能赶超2021全年,咱还能怀疑流动性嘛?

板块分化也挺有意思,综合类、电子、有色直接喷射式上涨。AI算力、半导体这些“高含科量”专业户成了资金宠儿。政策风向和产业趋势完全对得上,这就叫“共振”!不过别着急下判断,有钱进有钱出,9月30号金融、通讯、银行都被主力净流出,就算有意愿调仓,也未必改变大方向。节前锁定利润,节后再调仓,比比皆是。

聊到这里,很多藏在小心思里的投资人又要抠字眼了,国内行情火热,国外给不给面子?经济底色能不能hold住?其实,情况比想象的乐观不少。国内1-8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飘红,亮眼得不行。8月利润同比涨超过20%,PMI悄悄从谷底回升。可以想象,国庆假期咱要是能“买买买”再拉动点内需,经济这把火,就烧得更旺。

外资这边也不能小觑。美联储的降息节奏一动,美元软下来,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直接拉满,还记得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政策嘛,做债券回购的门槛一降,再多的外资机构也挡不住。按信号来看,美联储今年还要降息50个基点,中信证券都信誓旦旦预测10月、12月一人一脚,把利率继续压低。美股估值高,资金就爱出去找新鲜地儿,A股简直成了“性价比之王”。连外管局都坐不住了,上次传出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创新高,这节奏要是延续,再多的钱进来也不奇怪。

但,得,别把热钱想得太稳,A股是“天选打怪场”,涨了能跌,涨太猛也容易被套。说得更直接点,三季度科技板块UP主已经多次领涨,估值到了高点,自有玩家要落袋为安,短线波动不可能消失。9月30号那些明星股被清仓,说明分歧拉开了。换句话说,“卖飞了”“踏空了”很正常,谁敢说他能准确压住全部涨跌?

咱还真得对经济复苏打个保守分。投资复苏不稳,服务业又慢吞吞,9月非制造业指数,正好卡在临界点上,投行都开始掂量后劲。要是消费数据没预期猛,企业盈利不能往上提,说白了,市场也就不敢加码。所以,光看三季度成绩单,还不够,下半年关键看宏观环境持续多久。

外部风险这颗“雷”更得警觉。地缘冲突压根没消停,大宗商品波动科学家都预测不准。金融市场脆弱,全球一风吹草动,美股有个意外跳水,A股也跟着剧烈起落。谁说不是连锁反应,能不心里发怵吗?

抛开这些鸟事,真要盘观点,十月份的A股大概率还是“慢牛”姿态。央妈的水足、证监会把绳结稳,市场大浪起不来,暴涨暴跌谁都不想看见。“慢慢涨”是主旋律没跑,短期单边冲天,那都是“梦话”。抓住三条主线才有希望:科技成长股,金融机构(券商、银行),以及消费复苏概念。AI、半导体、算力这些板块领涨,不奇怪。券商和银行借市场活跃直接吃肉。国庆节要是消费炸裂,那高端白酒、免税、家电搞不好就轮番上场。

说到散户该咋搞?别总盯着追涨杀跌的“割韭菜故事”,学着跟监管的节奏玩,七成底仓不动,剩下三成灵活调整,别反复短线折腾,亏的还是自己。要有点定力,科技成长做核心,传统高分红抓机会,两手准备、进退自如,才有赢面。

到今天,监管架子已经搭好了,“活跃+稳增长”两手都抓。长期资金持续进场,经济回暖甩下底气。十月市场再有波动,也是结构性的,慢牛节奏抓紧不放,A股机会多的是。再多担忧也别太自我施压,“一顿操作猛如虎,账户收益零开花”,倒不如拉长格局,用脚投票和眼光选路。行文至此,各位,就算不炒股,看看这热闹,也能从资本市场读点“人间冷暖”吧。你怎么看今年十月A股行情的?是不是也有自己的小算盘?一起来聊聊呗。

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,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,请及时告知,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