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政府扩大遣返计划,国土安全部大规模招聘,特丽莎·麦克劳克林公布新举措再掀热议!

 新闻动态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0-10 06:01

周一早上,阳光正好。地点在犹他州普罗沃市的犹他谷会议中心。这里办了一场国土安全部的招聘会,主打移民执法岗位。退伍军人、现役警员、大学毕业生,还有被联邦裁掉的雇员,都排起了队。有人穿西装,有人踩高跟,手里都夹着简历和证书。他们想去做遣返官员,或者去国土安全部的其他部门。

本文为深度编译,仅供交流学习,不代表日新说观点。这场招聘会背后,是特朗普政府要扩大遣返队伍的计划。今夏国会批了钱,国土安全部准备给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招1万人。目标是把每年驱逐量提到100万。因为这个,人员短缺成了第一道坎。没有人,后面的抓人、拘留、上机,都难快起来。

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现场采访,部门高层特丽莎·麦克劳克林给了数据:报名超过1500人,已经发出500份初步录用通知,其中370份给了ICE的执法遣返部门。听上去很热闹,桌面上的纸也跑得快。接着要说的是,“初步录用”只是第一步。背景审查、体测、心理测评、培训,一个都不能少。从报名到上岗,往往要几个月。

为了多招人,国土安全部端出了新招。签约奖金有了,年龄限制放宽了,还请了演出过《超人》的迪恩·凯恩站台。宣传片、社媒直播都用上了。官员的想法很直接:把人吸引来,再筛。外界提醒,光靠热度不够,后端培训位子、讲师、人手都得跟上。

现场能感到不同人的动机。52岁的亚利桑那州惩教官安娜·玛丽亚·瓦尔加斯想转岗做遣返官员。她说自己还想为国出力,但以前卡在年龄线外。她也直说,“想去抓坏人”,可转念又说,“里面也有很多好人,只是身份不合法”。这种拉扯,在候选人心里是常态。

还有律师群体也来投。犹他的安德烈娅·亚历山大想去ICE的首席法律顾问办公室。她说自己支持特朗普,也认为一线要有“真正的信仰者”。她预判,接下来会挨不少批评,所以心理得硬一点。从用人角度理念一致,队伍好带。可同样的,强烈标签,也容易被外界追着打。

也有人抱着“继续在体系里干”的想法。谢雷尔·皮亚特在国土安全部干了十年,因为缩编被裁。她觉得自己应该有优先录用权。结果她还是要和社会应聘者一起排队。这类情况不稀奇,一边收缩、一边扩充,很容易出现岗位对不上人的尴尬。老员工也会有落差。

埃迪以前是联邦承包商,做无人陪伴移民儿童担保人的审核。他说父亲在国土安全部执法部门干了17年,自己知道这份工作的价值。这种家庭“接力”,在执法系统里不罕见。做过相关业务,流程熟、心理预期也稳一些。用人单位也看重这种上手快。

并不是所有保守派都买账。传统基金会的RJ·豪曼就泼了点冷水。他说,与其遍地办招聘会,不如先把培训设施扩一扩,把背景审查流程再顺一顺。因为这个,招错人带来的代价会更大。如果前端快,后端慢,队伍还是上不来。

ICE本来就站在风口浪尖。执法行动一开展,抗议、诉讼、媒体追踪就都来了。可对不少应聘者来说,政治风向不是第一位的。他们看重的是职责和稳定收入。这类“执行者心态”,在推进任务时有用。但出了事,问责也会很直。

约翰·休伯特明年夏天从陆军退役,他从佐治亚飞来应聘。他说自己服役23年,一直做被拘留者管理,转去做遣返也能适应。他还说,“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”。军队背景进执法序列,不少岗位都对口。同样的,从军队到民用执法,法律边界、公众监督也更细。

来自犹他的退伍军人艾伦·理查森也表达了类似看法。他说,作为执法者,不该选择性执法。法律写在那里,就要照办。他强调自己不看政治,只看条文。这种表态,招聘官会喜欢。可落到街头,和当事人打交道,细节更复杂。

再看一位在押管理岗位的从业者。埃里克·加里贝从得州埃尔帕索开了12小时车来赶场。他说,看到被拘留的人心里也不好受。可工作就是工作。他这样的前线岗位,压力累在身上。招聘不只是招到人,还要守住人的状态。

人手够不够,只是第一关。后面还有拘留床位、押解航班、法庭排期、地方合作。很多县警局要协调,很多城市也有自己的考量。推得动,需要一串环节一起转。一处卡住,前面快也没用。

回到普罗沃这栋玻璃幕墙的会议中心,大厅里队伍还在往前挪。有人低头再看一眼简历,有人把军帽夹在腋下,有人把证件递给工作人员。桌上叠着号码牌,打印机哔一声吐出一张新表格。门外的阳光照在地毯上,映出一排鞋印。等到真正的上岗通知发下去,这支队伍能补齐多久、能跑多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