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港澳高速扩建:韶关-清远125公里变10车道,3城受益,2027年通车更顺

 新闻动态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21 07:23

1996 年全线贯通的京港澳高速,就像一条南北大动脉,默默支撑着我国南北交通几十年。但现在广东段每天跑的车超过 12 万辆,当年设计的双向四车道早就不够用了。

想想看,90 年代私家车主屈指可数,现在光广东的汽车保有量就翻了几十倍。不少司机宁愿多绕几十公里走其他高速,也不想在京港澳上堵着,这路是真该升级了。

好消息是,2025 年京港澳高速韶关到清远段的土建招标已经完成,正式进入施工阶段。这段路从韶关武江一直到清远佛冈,全长 125.56 公里,建成后会有大变化。

具体怎么改?不同路段有不同方案。从西联镇到马坝枢纽,会改成双向 6 车道,设计时速 100 公里,直接连上已经完工的坪石到武江段。

最让人期待的是马坝到五龙岭枢纽这一段,要建成双向 10 车道,同样是 100 公里的时速,这可是大湾区第一条十车道高速。剩下的路段则会改成双向 8 车道,时速提到 120 公里,一直连到佛冈到太和段。

这样改了之后,韶关的武江、浈江、曲江、翁源,还有清远的英德、佛冈,这些地方都会直接受益。以后韶关到清远,再也不用挤那唯一一条高速了,出行选择多了不少。

再往南看,清远到广州段的超级通道更是下了血本。双向 10 车道的设计,在大湾区是最高标准了,比起湖南、湖北段的 6 车道,宽敞得不是一点半点。

按照设计,这段路每天能承载 12 万辆车,预计 2027 年就能通车。不过关于时速,大家有点争议。现在设计的是 100 公里,但很多人觉得应该提到 120 公里。

其实这里面有讲究,这段路匝道多,车流量大,从安全角度看,100 公里的时速更稳妥。有专家建议可以用智能分道限速系统,不同车道根据情况调整速度,这样既安全又高效,你觉得这个办法怎么样?

路修好了,对经济的带动可不是一星半点。就拿韶关到广州来说,通行效率能提升 40%,比现在绕行其他路线快多了。

这意味着什么?装备制造企业的零部件运输更快了,农产品冷链车能准时把新鲜货送到市场,就连周末去韶关看丹霞山、去清远漂流的游客也会多起来,沿线的文旅产业肯定能火一把。

更重要的是,京港澳高速广东段全线开工后,整个大湾区的高速路网就能形成闭环,朝着 “零拥堵高速网” 的目标迈进。看看河南段改扩建完成后,车流通行效率明显提升,相信广东段也不会让人失望。

不过也有人质疑,车道多了,为什么时速反而不如一些路段高?其实这里面藏着工程学的学问。车道越多,车流交织的地方就越多,适当降低时速是为了留出安全冗余。

有没有解决办法?有人提出可以搞动态潮汐车道,再加上 AI 流量预测系统,根据不段的车流量调整车道方向和数量,这样是不是能更灵活地应对拥堵?

工程建设也得考虑生态保护。在翁源到英德段,这段路要穿过生态敏感区,施工方特意优化了方案,尽量减少对林地的破坏,让高速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。

展望 2030 年,京港澳高速可就不只是一条简单的通道了,它会变成一条经济辐射轴,把沿线城市串起来共同发展。到时候,大湾区 1 小时通勤圈就差这最后一块拼图了。

这次改扩建还为全国的高速升级提供了 “广东样板”,特别是十车道的标准,很有开创性。从这里我们能看出,车道数、时速和车流量之间其实有个黄金比例,不是一味地拓宽或者提速就好。

京港澳高速的改扩建,不仅能让出行更顺畅,更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。等到 2027 年清远到广州段通车,这条南北黄金走廊会焕发新的活力,让我们一起期待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