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京专机降落在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时,跑道上F-22战机森然列阵,三十公里外,“北极边缘”北约联合军演正炮声震天。
而普京身后走下的,竟是清一色文官团队——外交部长拉夫罗夫、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、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、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和经济特使德米特里耶夫。
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、前防长绍伊古等核心武将,一个都没露面。
普京这招绝啊!
明知是“鸿门宴”,偏带文官赴会。
既能避免刺激北约炒作“军事对峙”,又能用经济牌破局制裁围堵。
说到阿拉斯加会谈选址上,本身就是场心理战。
美方将会谈地点定在距俄远东仅一小时航程的军事基地,三面环山易守难攻。
恰在此时,又把普京置于北约军演的“枪口”之下。
这个北约“北极边缘”演习,横跨整个8月,5000名英美特种兵在冰川演练导弹拦截,海豹突击队更是在楚加奇山脉模拟敌后斩首。
美军的EA-18G电子战机全面覆盖俄远东通信频段,萨德系统直接瞄准俄导弹试射轨迹......
面对重兵压境,普京并没有慌了阵脚。
他在出发前连出三招来破局!
他突签总统令:2026年起俄军禁用外国制服,防止俄军冬装七成断供的风险。
然后又亮出“海燕”核动力导弹,拥有20米超低空突防能力,让萨德沦为昂贵的摆设。
更让北约脊背发凉的是,俄核潜艇已在巴伦支海悄然集结。
当然,普京踏入美军基地的每一步,都暗藏风险。
所以普京的国内布局更显冷酷算计。
他特意将总理米舒斯京留在莫斯科,并安排其按计划出席欧亚经济联盟会议。
这套“双保险”机制直指宪法第七条:总统缺位时权力自动移交总理。
被留下的还有梅德韦杰夫、格拉西莫夫等关键人物,确保核按钮控制链永不中断。
五位文官也是各怀绝技,能在美军基地打出一套组合拳。
当泽连斯基在基辅怒吼“别想骗我们签字”时,普京的视线已越过乌克兰,投向更辽阔的北极棋局。
2025年北极航道油气出口量激增12%,13%的全球未开发石油埋藏于此。
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将会谈称为“美俄经济利益交汇点”,剑指北极航道控制权。
普京的底牌在于战场与生产的双轨推进。
若俄军工产能全开,无人机月产5000架,导弹200枚,坦克年交付1500辆——这才是普京敢坐进美军基地的底气!
158年前,沙俄在此签署割让阿拉斯加的条约;
今日,普京用五位文官在同一个冰原撬动乌克兰命运。
历史不会重复,但会押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