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七万?你疯了吧!那可是路虎!"冯老板一把抓住赵明辉的肩膀。
"放心,我有分寸。"赵明辉盯着拍卖会场上那辆黑色路虎,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。
法槌落下,七万成交。周围人群爆发出惊叹,纷纷涌上来祝贺他捡了天大的便宜。
赵明辉强挤出笑容,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二十多年修车经验告诉他,这辆车有问题。
01
法院拍卖会现场人头攒动,赵明辉站在角落,双手抱胸,目光紧盯着台上的路虎揽胜。
"下一件拍品,2018年路虎揽胜,市场价约50万,起拍价20万,竞拍开始!"拍卖师的声音回荡在大厅里。
赵明辉看了眼周围人群,都是些行家里手,一个个摩拳擦掌。
这辆车是从一桩民事纠纷中查封的财产,据说车况良好,只是因为走法拍程序,价格才会比市场低那么多。
"20万5千!" "21万!" "22万5千!"
竞价迅速攀升,可赵明辉只是安静观察,时不时翻看手中的车辆资料。当价格涨到30万时,大部分人都放弃了,只剩下三四个还在竞争。
赵明辉抬头环顾一周,终于举牌:"35万!"
他的出价让现场安静了几秒,随后其他几位竞拍者都摇了摇头。
拍卖师正要落槌时,赵明辉突然又举牌:"不好意思,我出7万。"
"什么?"拍卖师愣住了,"先生,这是降价,不符合规则。"
赵明辉笑了笑:"我刚才仔细看了资料,这辆车有重大事故维修记录,底盘和车架都动过,按规定必须披露,但你们没说。根据《拍卖法》,我有权重新报价或者退出。"
现场一片哗然。拍卖师匆忙与法院工作人员交头接耳,最后满脸尴尬地回到台上。
"经核实,这位先生说得对,确实有维修记录未披露。现在重新竞拍,起拍价7万。"
没人再跟了。大家都看向赵明辉,眼中满是佩服。
"七万,第一次!七万,第二次!七万,第三次!成交!"
成交后,赵明辉被一群人围住。
"老赵,你太牛了!才七万就拿下一辆路虎!"一个老熟人拍着他的肩膀。
"你怎么知道有维修记录的?资料上没写啊。"另一个人疑惑地问。
赵明辉笑而不答,径直走向交接处办手续。
其实他也不确定有没有维修记录,只是车辆描述中几个细节对不上,加上拍卖方闪烁其词的态度,让他产生了怀疑。这是他二十多年修车生涯养成的直觉。
办完手续,赵明辉站在车前,抚摸着车身。这辆黑色路虎揽胜看上去很新,内饰也保养得当,按理说不应该只值七万。
"老赵,晚上必须请客!"冯老板从后面走来,笑容满面。
"等我检查完车再说。"赵明辉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。
"有什么好检查的?捡了个大便宜就高兴点!"
冯老板拍了拍他的背,"我听说这车原来是个做生意的老板的,欠债跑路了,法院才查封拍卖的。"
赵明辉心里一动:"你知道原车主叫什么吗?"
"不清楚,好像姓梁?反正不重要,车到你手了就是你的了。"
赵明辉沉默地点点头,随手拉开车门,坐进驾驶座。手感很好,内饰也没什么磨损,方向盘和座椅都是真皮的,一点都不像七万的车。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
02
赵明辉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修车厂老板,从十七岁开始学修车,如今已经有三十年经验。
他的"明辉汽修"虽然不大,但在业内口碑极好,专门处理各种疑难杂症。很多4S店解决不了的问题,最后都会转到他这里来。
"做我们这行的,眼睛要毒,手要稳,心要细。"这是赵明辉常说的话。
多年来,他靠着这三点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,把一个小小的路边修车铺发展成了如今的正规修车厂,还供儿子上了大学。
赵明辉没有立即把车开走,而是细致地检查起来。他先用专业设备连接车载电脑,检查发动机、变速箱和其他关键部件的数据。一切正常。
"这车状态这么好,怎么才卖七万?"
赵明辉自言自语。他爬到车底,用手电照着检查底盘,没发现明显问题。
正当他准备起身时,手电光照到一处不太显眼的接缝,那里的焊接痕迹与其他部位略有不同。赵明辉多看了几眼,但没多想,毕竟刚才他自己也说过车有事故维修史。
把车开回自己的修车厂,赵明辉第一件事就是把车开上升降机,让技师小李帮忙做全面检测。
"老板,这车挺好的啊,感觉值四五十万呢。"小李边检查边啧啧称奇。
"嗯,上称重一下。"赵明辉说。
小李有些不解:"称重干嘛?又不是货车。"
"按我说的做。"
二十分钟后,称重结果出来了:2680公斤。
赵明辉皱起眉头,迅速打开电脑查询数据:"2018款路虎揽胜标准重量是2500公斤。"
"相差180斤,可能是选装件吧。"小李不以为然。
赵明辉摇摇头:"不对,我刚才检查过了,这车几乎是标准配置,不可能重这么多。"
他重新趴到车底仔细检查,特别关注那个不太自然的焊接痕迹。用专业工具敲击周围,声音确实有些异常,但不明显。
"李师傅,你觉得这车哪儿不对劲?"
赵明辉走出修车厂,点燃一支烟,问正在洗手的老李师傅。
老李是厂里资历最老的技师,六十多岁了,一辈子修车,看车几乎有第六感。
老李擦干手,绕着路虎转了两圈,不说话。然后弯腰看底盘,摸了摸排气管,又打开引擎盖看了看。
"这车底盘动过手脚。"老李最后下结论。
"怎么看出来的?"赵明辉好奇地问。
"直觉。"
老李淡淡地说,"做这行三十多年,有些东西说不清,就是感觉。底盘那个接缝做得很专业,一般人看不出来,但肯定是后改的。"
赵明辉若有所思:"你觉得他们在底盘里藏了什么?"
老李摇摇头:"不知道,但肯定很重要,否则不会冒险改车身结构。你小心点,别惹麻烦。"
赵明辉拍拍老李的肩膀:"放心,我有分寸。"
03
晚上七点,赵明辉刚收拾完工具准备下班,手机响了。来电显示是儿子赵阳。
"爸,听说你今天拍了辆路虎?才七万?"电话那头,儿子的声音有些兴奋。
赵明辉有些意外:"你怎么知道的?"
"冯叔发朋友圈了啊,说你捡了个大便宜。"赵阳说,"什么时候给我开过去?我正好缺辆车用。"
赵明辉沉默了一下:"这车我自己用。"
"得了吧,你那一身机油味,开什么路虎啊?多不合适。"赵阳不以为然,"再说你不是有面包车吗?够用了。"
"面包车是工作用的。"赵明辉的声音冷了下来。
"爸,你就别装了,修车的开路虎,人家笑话不笑话你?"
赵阳的语气带着嘲讽,"再说我在律所实习,开辆好车多体面。"
"你是嫌你爸修车不体面?"赵明辉声音提高了八度。
"我不是那个意思..."
赵阳似乎意识到说错了话,但很快又强硬起来,"反正我觉得那车给我用更合适,你就一个修车的,天天满手机油,别糟蹋好车了!"
"你给我听好了,我赵明辉再不体面,也凭自己的本事养活了你妈和你。你那所谓的体面,还不是靠我这个'修车的'供出来的?"
赵明辉怒不可遏,"这车我不会给你,你也别来问了!"
说完,他直接挂断了电话。
赵明辉气得浑身发抖。自从赵阳考上法学院,就越来越看不起他这个修车的老爹。每次回家都嫌家里油腻,嫌他一身机油味,嫌他"没见识"、"老土"。
赵明辉默默承受着,从不反驳,因为他希望儿子有出息,比他这个小学没毕业的老赵强。
可今天,他忍不了了。
赵明辉重新走回修车厂,看着那辆黑色路虎。180斤的重量差异,底盘上不自然的焊接痕迹,以及远低于市场价的成交价,这一切都不正常。
他打开电脑,输入车牌号,查询这辆车的过户记录。系统显示,这辆车从2018年出厂后只有一任车主,名叫梁志远,2022年因法院判决被强制过户到法院名下,然后就是今天过户给了他。
赵明辉又搜索"梁志远"这个名字,找到几条新闻。
梁志远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,经营服装出口生意,2021年底突然失踪,公司资金链断裂,欠下大量债务。债主们起诉后,法院查封了他的财产,包括这辆路虎。
"失踪?"
赵明辉皱起眉头。失踪的人,车上会不会有什么线索?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。
04
第二天一早,赵明辉来到车管所,想查询更详细的车辆信息。
"这辆车的出厂重量和实际重量不符,我想确认一下是否有改装记录。"他对工作人员说。
工作人员查了半天,摇摇头:"系统里没有改装记录,只有一次年检记录,是在2021年6月。"
"能查到当时的年检数据吗?包括重量。"
工作人员又查了一会儿:"2021年6月年检时,车重是2510公斤,符合出厂标准。"
赵明辉心里一紧:那就是说,2021年6月到现在这段时间里,车重增加了170斤。而车主梁志远是在2021年底失踪的。
他又去了交管部门,查询这辆车的违章记录。结果显示,最后一次违章是在2021年10月25日,地点是在城郊的一个高速路出口。此后再无记录。
赵明辉站在交管大厅外,点燃一支烟,深深吸了一口。他有一种直觉,这辆车和梁志远的失踪有关,而那多出来的180斤重量,很可能就是关键所在。
回到修车厂,赵明辉让技师们先忙手头的活,自己则再次检查路虎。他特别关注底盘那个可疑的焊接痕迹,用专业工具轻轻敲击周围,声音确实有些异常。
"小李,把X光检测仪拿来。"赵明辉突然说。
小李一愣:"老板,那设备很贵的,而且只用于检查车架是否变形..."
"听我的,拿来。"
X光检测仪是修车厂最贵的设备之一,平时很少用。小李把设备推过来,赵明辉亲自操作,对准底盘可疑部位扫描。
屏幕上显示出底盘内部结构的X光图像。赵明辉的瞳孔猛然收缩——底盘内部有一个约一米长、三十厘米宽的空间,里面似乎塞满了东西,但X光无法看清具体是什么。
"怎么了老板?"小李凑过来看。
赵明辉立刻关掉屏幕:"没什么,检查正常。你去忙吧。"
等小李走后,赵明辉再次检查X光图像,确认那个隐藏空间是人为改装的,而且技术相当专业,如果不是专门检查,根本发现不了。
这下他彻底确定,底盘里藏了东西,而且很可能与梁志远的失踪有关。是毒品?是赃款?还是更可怕的东西?
赵明辉犹豫了。按理说,发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报警。但如果真是违禁品,他买了这辆车,会不会被牵连?再说,这车是从法院拍来的,难道法院没检查过吗?
他决定先不声张,自己再调查一下。
05
那天晚上,赵明辉辗转反侧,无法入眠。一方面,他对底盘里藏着的东西充满好奇;另一方面,他又担心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。
第二天早上,他在修车厂见到了老李,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他。
"你确定那是人为改装的隐藏空间?"老李皱眉问道。
赵明辉点点头:"X光图像很清楚,那绝对不是原厂设计。"
老李思考了一会儿:"我认识交警队的老杨,可以让他帮忙查查这辆车和它原来那个主人的详细信息。"
"太好了,麻烦你了。"赵明辉感激地说。
下午,老李带来了消息。通过他那位交警朋友的关系,他们得知梁志远确实是在2021年10月底突然消失的,而且警方一直在寻找他。
"警方怀疑他已经出境了。"老李说,"但没有任何证据。"
赵明辉若有所思:"那辆路虎是法院查封的,应该经过了详细检查吧?为什么没人发现底盘被改装了?"
老李苦笑:"现在的法院查封财产,大多是走程序,不会做太详细的检查。再说,那个隐藏空间做得那么专业,不是专业人士,谁能发现?"
赵明辉决定,今晚他要亲自打开那个隐藏空间,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。
"要我帮忙吗?"老李问。
赵明辉摇摇头:"你不用冒这个险。如果真有什么问题,不能连累你。"
老李拍拍他的肩膀:"有事马上给我打电话。"
06
晚上十点,修车厂里只剩下赵明辉一个人。他锁好大门,拉下卷帘门,确保没人能看到里面的情况。
手机突然响了,是赵阳打来的。
"爸,我今天想了想,昨天是我不对,说话太过分了。"
赵阳的语气软了下来,"不过那车你真不考虑给我用用吗?我实习的律所合伙人都开宝马奔驰,我开个破面包车去多丢人啊。"
赵明辉叹了口气:"阳阳,不是爸不给你,这车有些问题,我还在查。等查清楚了,如果没事,我就给你开。"
"什么问题啊?该不会是赃车吧?"赵阳半开玩笑地说。
赵明辉心里一紧:"怎么可能,是法院拍卖的。"
"那就行,我还怕你被骗了呢。"
赵阳笑道,"对了爸,我下周要去北京出差,能不能给我转5000块钱?律所报销要等半个月呢。"
赵明辉二话不说就答应了:"行,我待会儿就转给你。"
挂了电话,赵明辉看着手机发呆。自从妻子三年前病逝,他和赵阳的关系就越来越疏远。
他知道儿子嫌弃自己没文化,做着修车这种"低人一等"的工作。但他没怨言,只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,过上他向往的生活。
赵明辉摇摇头,把杂念抛到脑后,专心研究路虎底盘的那个隐藏空间。
他默默地开着路虎,把车停在了升降台上。按下按钮,液压升降台缓缓升起,将路虎抬离地面。赵明辉穿上工作服,拿着工具箱和手电筒,钻到了车底。
"一定要弄清楚这车有什么问题。"他自言自语道。
手电筒的光线照在底盘上,赵明辉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细节。大多数地方看起来都很正常,但当光线照到排气管附近时,他注意到了一处不自然的焊接痕迹。
"这里绝对不是原厂的。"赵明辉眯起眼睛,仔细观察那处焊接。
表面上看,做工很精细,但在他这种老师傅眼里,还是能分辨出这是后期改装的痕迹。
他拿出小锤子,轻轻敲击周围区域,听声音判断内部结构。当敲到那处焊接附近时,声音明显不同——那里面是空的!
赵明辉心跳加速,决定拆开看个究竟。他先把排气管周围的防护板卸下来,然后用专业工具小心地接近那处焊接痕迹。随着一块块配件被拆除,一个隐藏得很好的金属板逐渐显露出来。
这块金属板约有一米长,三十厘米宽,用特殊的螺丝固定在底盘上。如果不仔细检查,根本看不出这里有什么异常。
"真是专业啊,"赵明辉擦了擦额头的汗,"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改装。"
拧开螺丝费了不少功夫,这些螺丝显然经过特殊处理,不是普通工具能轻易拧开的。赵明辉试了好几把扳手,最后用了一把特制的工具才成功。
随着最后一颗螺丝松动,那块金属板可以取下来了。赵明辉深吸一口气,小心翼翼地移开金属板,露出了里面的隐藏空间。
手电筒的光线照进黑洞洞的空间,赵明辉瞪大了眼睛——里面放满了用塑料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品,每个包裹都用防水材料密封,表面还涂了一层似乎是防腐剂的东西。
赵明辉的心跳几乎要跳出胸腔。他小心地伸手进去,摸到一个包裹,慢慢拉出来。包裹很沉,用多层塑料膜包裹,看不清里面是什么。
戴上手套,赵明辉用小刀小心地割开塑料膜的一角。随着包装被一层层拨开,里面的东西终于露出了真面目。
当看清包裹里的内容时,赵明辉整个人如遭雷击,手电筒差点掉在地上。他的嘴巴张大,眼睛瞪得滚圆,一时间说不出话来。
"天啊...这...这怎么可能!"
包裹里是整整齐齐码放的现金,全是百元大钞,捆成一扎一扎的,每扎约一万元。赵明辉颤抖着手,拉出第二个包裹,里面同样是现金。就这样,他一共从隐藏空间中取出了五个包裹,全部都是现金。
在工作灯昏黄的光线下,这些钱仿佛泛着诡异的光芒。赵明辉小心翼翼地把每一扎钱放在工作台上,排成整齐的队列。
他从未见过这么多现金,平时修车收入虽然不错,但大多是通过银行卡支付,很少接触大量现金。这些钱的重量,触感,甚至气味,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粗略清点后,赵明辉估计总金额在二百多万左右。
他尝试计算这笔钱对他意味着什么——足够给儿子在北京买一套小公寓,足够扩大修车厂规模添置高端设备,甚至足够他提前退休过上舒适生活。但与此同时,一种不安感在他心中蔓延。
"这么多钱..."
他喃喃自语,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滑落。这些钱明显是不正当所得,否则不会用这种方式藏起来。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滴落在钞票上,他连忙用袖子擦拭,仿佛这些钱已经属于他一样。
就在他检查最后一个包裹时,发现里面除了现金,还有一个防水密封的小塑料袋,里面装着一个U盘和一张纸条。
纸条已经有些潮湿,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:"密码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。"赵明辉反复端详着这张纸条,试图从字迹中看出些什么,但除了感觉到写字人当时似乎很匆忙外,没有任何其他线索。
这显然是车主留给某个知情人的信息。赵明辉思考着,原车主究竟是谁?这些钱又是怎么来的?那个神秘的U盘里又隐藏着什么秘密?
他把钱和U盘暂时收好,决定先把车恢复原状,以免引起怀疑。他小心地将钱重新包好,塞回隐藏空间,然后把金属板安装回去,拧紧每一颗螺丝,确保一切看起来与之前完全一样。
做完这些,已经是凌晨三点。赵明辉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,但他顾不上这些,把取出的一包现金和U盘带回办公室,坐在桌前,盯着它们陷入了沉思。
修车厂里异常安静,只有老旧空调偶尔发出的嗡嗡声。窗外偶尔有车辆驶过的声音,每一次都让赵明辉神经紧绷。
他感觉自己仿佛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前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——一条通向财富但充满风险,另一条平凡但问心无愧。
按理说,他应该立即报警。但直觉告诉他,事情没那么简单。这辆车是从法院拍来的,按常理法院应该会彻底检查车辆,怎么会漏掉这么明显的改装?是疏忽还是...有人故意放过?
更让他担心的是,如果报警,他会不会被怀疑是同谋?毕竟这车现在是他的名下。他是个普通的修车厂老板,没有什么社会背景,如果被卷入什么大案,恐怕很难全身而退。
就在赵明辉犹豫不决时,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——儿子赵阳。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,儿子或许能给他一些建议。但转念一想,如果告诉儿子,会不会把他也卷进来?
赵明辉决定先自己尝试一下那个U盘。他打开电脑,插入U盘,需要密码才能访问。"密码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",这显然不是给他的提示。他试着输入"法院"、"拍卖会"、"修车厂"等与他有关的地点,但都不对。
无奈之下,赵明辉决定先把钱藏好,等白天再做决定。他把现金重新包好,藏在修车厂的一个秘密夹层里,然后躺在办公室的小床上,却怎么也睡不着。
这些钱究竟是怎么来的?如果是梁志远诈骗的赃款,那么报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。但如果有其他复杂因素呢?比如,梁志远是不是被人陷害的?那些钱是不是有人栽赃给他的?或者更可怕的,梁志远是不是已经遭遇不测?
翻来覆去到天亮,赵明辉决定先向老李咨询一下,但不告诉他具体发现了什么。
"李叔,你还记得昨天我们讨论的那个梁志远吗?"赵明辉在电话里问道。
"记得啊,那个失踪的老板。"老李回答。
"你那个朋友能不能帮忙查一下,他是真的诈骗潜逃,还是有其他可能?"
老李沉默了一会儿:"你是不是发现什么了?"
"还不确定,就是想多了解一些背景。"赵明辉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。
"行,我问问。不过你小心点,别惹麻烦。"
挂了电话,赵明辉决定去找儿子谈谈。虽然他们关系紧张,但在这种情况下,他需要专业的法律建议。
赵阳住在市区的一个小公寓里,离律所很近。赵明辉开着自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来到公寓楼下,给儿子打了电话。
"爸?你怎么来了?"赵阳显然很惊讶。
"有点事想跟你商量。"赵明辉简短地说。
赵阳下楼后,看到父亲满脸疲惫,顿时担心起来:"发生什么事了?"
"去你家谈吧。"
在赵阳的公寓里,赵明辉把昨晚的发现告诉了儿子,但隐瞒了钱的具体数额和U盘的事情。
赵阳听完,脸色变得凝重:"爸,这事很严重。如果那些钱是赃款,你不报警的话,可能涉嫌窝藏赃款罪。"
"可我怎么证明我是无辜的?那车是我买的,钱是我发现的。"赵明辉担忧地说。
"法律上有一个概念叫'善意取得'。"
赵阳解释道,"如果你是善意购买,不知道车里有赃款,那么法律会保护你。但前提是你发现后立即报警。"
赵明辉沉默了一会儿:"如果我现在报警,会不会有麻烦?"
"肯定会有调查,但只要你如实陈述,没有窝藏或使用那些钱的意图,问题应该不大。"
赵阳顿了顿,"爸,你该不会想据为己有吧?"
赵明辉摇摇头:"我就是怕麻烦。你知道的,像我们这种小人物,一旦卷进这种事,很容易被冤枉。"
赵阳看着父亲疲惫的脸,突然感到一阵心疼。他知道父亲这辈子没少受苦,一直靠修车这门手艺养活家人,供他上学。虽然他常常嫌弃父亲的职业不够体面,但从没怀疑过父亲的品格。
"爸,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决定。"赵阳郑重地说,"如果你决定报警,我可以陪你一起去,作为你的法律顾问。"
赵明辉感动地看着儿子:"谢谢你,阳阳。"
就在这时,赵明辉的手机响了,是老李打来的。
"明辉,情况有点复杂。"老李的声音听起来很严肃,"据我朋友说,梁志远不是简单的诈骗犯。他的公司涉嫌为一个大型洗钱网络做掩护,背后有政商界的人物参与。梁志远可能是想脱离组织或者举报,结果..."
"他被灭口了?"赵明辉脱口而出。
"目前只是猜测,没有证据。但他的确已经半年多没有任何踪迹了,家人也联系不上。"老李压低声音,"你到底发现了什么?"
赵明辉看了一眼儿子,决定实话实说:"车底盘里藏了两百多万现金和一个U盘。"
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:"这事太大了,你得报警。但要小心,可能会有危险。"
挂了电话,赵明辉把老李的话转告给了儿子。
赵阳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:"爸,如果真像李叔说的那样,这事不简单。我们必须马上报警,而且要找可靠的警官。"
"你有认识的人吗?"赵明辉问。
赵阳想了想:"我实习的律所有个合伙人,经常和市局的刑侦队打交道。我可以请他帮忙引荐。"
就这样,父子俩决定立即行动。赵阳联系了律所的合伙人,通过他们认识了市局刑侦队的陈队长。当天下午,在陈队长的办公室里,赵明辉详细讲述了发现的经过,并交出了藏在修车厂的现金和U盘。
陈队长听完,脸色凝重:"赵师傅,你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。这笔钱很可能和梁志远的失踪有关。我们一直在追查一个洗钱网络,梁志远可能是其中的关键人物。"
"那U盘里有什么?"赵明辉好奇地问。
"需要密码才能打开。"陈队长说,"技术科正在尝试破解。如果你有任何线索,请告诉我们。"
赵明辉想了想:"纸条上说'密码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',但我不认识梁志远,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"
"这可能是梁志远留给某个同伙或者亲人的信息。"陈队长说,"我们会继续调查。赵师傅,从现在开始,请保持警惕,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,包括你的朋友和同事,李师傅除外。如果有人来询问那辆路虎,或者表现出异常的兴趣,请立即联系我。"
离开警局,赵明辉感到轻松了许多,但又有些担忧。如果背后真有什么大人物,他和儿子会不会有危险?
"别担心,爸。"赵阳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,"我们已经把东西交给警方了,他们会保护我们的。"
赵明辉点点头,突然感到一阵欣慰。儿子虽然有时候看不起他的职业,但关键时刻还是靠得住的。
三天后,陈队长打来电话,让他们去一趟警局。
"我们破解了U盘。"陈队长告诉他们,"密码是'香格里拉',是梁志远和他的一个商业伙伴第一次见面的酒店名称。U盘里有一份详细的账目和一些录音,证明了洗钱网络的存在,以及几个重要人物的参与。这是一个重大突破。"
"那梁志远呢?"赵明辉问。
陈队长的脸色变得严肃:"根据最新线索,我们在郊外一个废弃工厂发现了一具尸体,初步确认是梁志远。法医鉴定是他杀。"
赵明辉和赵阳都倒吸一口冷气。
"所以他真的是被灭口了?"赵阳问道。
陈队长点点头:"很可能是。梁志远似乎想脱离组织,并收集了一些证据,准备举报。但行动前被发现了。那辆路虎和里面的钱是他的后手,可能是想留给家人,或者作为举报的证据。"
"那现在案子破了吗?"赵明辉问。
"还在进行中。我们已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,包括一个叫林志明的人,他是梁志远的商业伙伴,也是这个洗钱网络的重要成员。"陈队长说,"不过,我今天叫你们来,是有个好消息。根据相关规定,作为举报有功人员,你们将获得一定比例的奖励。"
"多少?"赵明辉下意识地问。
"初步估算在四十万左右。"陈队长微笑道,"当然,具体数额还需要走程序,可能要等一两个月。"
离开警局,赵明辉和赵阳都有些恍惚。四十万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,但与刚才听到的那些惊人内幕相比,似乎又不那么重要了。
"爸,你后悔吗?"走在街上,赵阳突然问道,"如果不报警,那两百多万就是你的了。"
赵明辉停下脚步,认真地看着儿子:"我不后悔。那些钱不干净,拿了会一辈子不安心。而且,我们帮助警方破获了一个大案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"
赵阳深深地看着父亲,眼中满是敬意:"爸,我以前总觉得你没什么出息,修车不体面。但现在我明白了,真正的体面不是靠表面的光鲜,而是内心的正直。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尊严。"
赵明辉笑了笑,拍拍儿子的肩膀:"走吧,回家。"
父子俩并肩走在街上,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,投下长长的影子。那辆引发一切的路虎虽然已经被警方作为证物扣押,但它带来的变化却是永久的——不仅是那笔意外之财,更是父子之间重新建立的理解与尊重。
一个月后,案件取得重大进展。警方抓获了包括林志明在内的多名嫌疑人,成功瓦解了这个洗钱网络。梁志远的死因也得到了确认,正如所料,他是被组织内部的人灭口的。
赵明辉和赵阳收到了四十二万元的举报奖励。赵明辉把钱一分为二,一半给了儿子用于学业和生活,另一半用来扩大修车厂的规模,添置了一些先进设备。
赵阳没有像以前那样嫌弃父亲的职业,反而经常向同学和朋友介绍他那位技术精湛的父亲。他也放弃了去大城市高端律所的梦想,决定留在家乡,做一名普通但正直的律师。
至于那辆路虎,虽然只属于赵明辉短短几天,却永远改变了他们父子的命运。有时候,生活就是如此奇妙,一个看似普通的决定,可能引发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化。
对赵明辉来说,那辆底盘里藏着秘密的路虎,不仅带来了一笔意外之财,更重要的是帮助他找回了与儿子之间的理解与尊重。在他看来,这才是最珍贵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