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那个花钱像倒水一样的曼联,现在竟然要靠租借和二手货来补前锋,这画风变得叫人有点看不懂。要不是亲眼所见,真不敢信。谁想到,堂堂曼联也有点“捉襟见肘”的一天?曾经对着全世界喊话要买谁就买谁,如今连买个人都得和其他俱乐部商量个半天,价钱还得算得明明白白。咋,这豪门的脸皮,是不是被现实狠狠拍了一巴掌?
就说最近这个夏天。曼联换了新主帅,阿莫林刚到任,球迷都把希望值拉满。可等来的却不是大手笔,而是新闻里一连串的“错失”。奥斯梅恩去了加拉塔萨雷,约克洛斯被阿森纳抢了去,曼联这头连招呼都没打一个。现在转会市场上被人说成“最失望的俱乐部”,说出去都有点丢人。
有意思的是,曼联盯上的新中锋居然是上赛季在尤文混的穆阿尼。租借+强制买断,这玩法有点像分期买车。5000万欧?以前曼联看都不看,现在还得和巴黎圣日耳曼讨价还价。说起来,巴黎都不愿意再租给尤文了,想直接卖。结果曼联愿意出这个条款,算是比尤文那点小算盘厚道点。可这哪里还有豪门的派头?
有网友说得很形象:曼联这几年,就像以前家里开厂子赚了大钱,后来生意黄了,只能靠老底过日子。高价买的那些球员,想卖没人要,还得自己养着。账本上的数字挺大,可一到用钱,发现都是些“死资产”。拉什福德、安东尼、加纳乔这些理论上能卖高价的,现实一个都卖不出去。拉什福德只能租给巴萨,安东尼和加纳乔更是连下家都没有。
最让人吐槽的是,曼联不是没钱,只是钱都卡在这些“高薪低能”的球员身上。买的时候人声鼎沸,卖的时候鸦雀无声。豪门的脸面,真是被自己打肿的。想想以前,曼联花钱买人从来不眨眼,现在却小心翼翼,生怕一脚踩进坑里。难道说,真的走到这一步了吗?
新帅阿莫林其实挺委屈的。上任前,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得到一大笔买人预算,毕竟腾哈格、索尔斯克亚上来的时候,都是三四亿欧元的支持,买一大堆明星球员。谁知道,这回轮到阿莫林,钱袋子一下子就瘪了。火速签下库尼亚以后,就再也没有大动作。剩下的目标姆本莫,迟迟没下文。最需要补充的中锋位置,还是靠霍伊伦、齐尔克泽、奥比这些年轻人撑着。结果,霍伊伦和齐尔克泽还传出要离队。到底是没人可用,还是压根没钱买新援?
其实话说回来,曼联这些年的买人操作,真是一言难尽。十年砸了差不多25亿欧元,听着吓人。但有多少真的是花到刀刃上?大牌买来不少,水货更多。球员来了,踢不出名堂,想走还得给高薪,最后自己打自己的脸。那些高价收购来的球员,转眼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包袱。现在想卖点人回血,发现全世界都知道你急用钱,谁还肯高价接盘?
再看现在曼联买人,完全没有当年那种“说买就买”的气势。全靠租借、分期、强制买断的小心思过日子,生怕再被人坑一回。这种日子,别说球迷心酸,连对手都得笑出声。曼联真的已经成了“淘宝豪门”吗?
很多球迷都说,这种“捡漏”买法也许未必就是坏事。过去那种一掷千金买大腕,换来的成绩并不多。反而是那些被忽视的实用型球员,可能能踏实干活。库尼亚、姆本莫都是英超证明过自己的实用派。穆阿尼虽然不是巨星,但数据摆在那儿——22场10球3助攻。比起“高价低能”的那帮人,起码看着踏实。
但这路子到底能不能救曼联一命?谁也说不准。现在英超各家都在疯狂买人,阿森纳、切尔西一个比一个阔气,曼联这边却只能精打细算。买人就像过日子,钱多钱少都得盘算清楚。可一支顶级俱乐部变成这样,多少让人有点心疼。
其实外人看得明白,曼联的困局不是一天造成的。十年豪掷,结果成绩没跟上,反倒留下了一堆“烂摊子”。管理层操作频频失误,转会市场上狼狈为奸,球员买不来、卖不掉,资金一天天紧张。现在新帅来了,想大展拳脚,却被现实死死压着。球迷着急,管理层也急。可急有啥用?市场说了算。
有网友直接吐槽:“曼联不是没牌打,是把好牌打得稀烂。”还有人调侃:“再这么买下去,老特拉福德要挂上‘二手市场’的牌子了!”说得虽然刻薄,但细想也有几分道理。谁让以前花钱没个谱,现在才换来一身债务?
现在的曼联,买人得先想办法回笼资金。可是球员一个都卖不出去,买人计划就得一拖再拖。最尴尬是,买来的球员踢得不如预期,卖出去还得降价。球迷怎么能不生气?有种“自作自受”的无力感浮现出来。
你说,这种局面谁能想到?曼联本该是英超的王者,现在却变成了二手市场常客。豪门的底色,难道就这点家底了吗?
再看今年夏天,曼联原本有机会补强锋线。奥斯梅恩、约克洛斯这些大热门中锋一个没捞着。主力锋线还是那些老面孔,球迷早就喊烦了。网上还有段子说:“曼联买人像是挑剩下的菜叶,别人都吃饱了才动筷。”听着有点损,但现实就是这样。
有不少人说,曼联如果能靠实用型球员调整打法,说不定反而能起死回生。可也有球迷不买账,觉得这根本就是没钱的遮羞布。豪门变成了“抠门”,脸面还要不要了?别的球队买人如流水,曼联这边还在磨磨唧唧。谁还敢说是英超最有钱的俱乐部?
看着英超转会市场的热闹,曼联的操作像极了“省着花”的小家庭。别人家孩子全都穿新衣服,自家只能穿打补丁的。往年喜欢嘲笑别人抠门,现在轮到自己,真是“风水轮流转”。
现在整支球队的士气也受这些事影响。新帅手里没钱,球员心里没底,球迷更是怨气冲天。训练场上,锋线还是那些不被看好的老面孔。想换血,资金卡着,卖人卖不动,买人买不起。想靠租借和分期买断救急,这路子真能带来转机吗?笑话不是没听过:“曼联买人现在是能省就省,能拖就拖。”连球迷都习惯了“低调”的夏天。
唯一能安慰的,可能是有些人觉得实用主义也许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。过去十年大牌云集也没见球队飞黄腾达。现在反而踏实点,或许能有新气象。可也只是安慰话,真到赛场上一切都得用成绩说话。
现在想想,曼联这一摊子事儿,就是自家人折腾出来的。管理层一手好牌打成现在这样,谁也怪不得。球员高薪养着不动弹,教练想买人也只能看菜下饭。夏天一过,转会窗合上,想要变天难上加难。
说到底,昔日豪门如今沦落到这种地步,是转型还是无奈,谁给说个准话?曼联还能不能再回巅峰?靠这些租借、淘宝捡漏的方案,真能撑起复兴的梦想?难道说,曼联以后都得靠省吃俭用过日子?问问那些还抱有幻想的球迷,这样的曼联,你爱得下去吗?
你说,现在曼联这副模样,是该自嘲还是该反思?曾经豪气冲天,如今一地鸡毛。就算真有朝一日靠实用主义东山再起,谁记得住那段“土豪”岁月?难道不是更想问一句:曼联,这可是你自己的选择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