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美女#
长期投资视角下的股基与债券配置思考
翻开估值表。9月的数据静静躺着。
书上说人生短暂。建议将大部分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。这话有些道理。却也不尽然。
确实。股票型基金长期收益可观。即便需要稳定现金流。也能通过股息满足需求。必要时卖出部分持仓。这样的策略。长期看胜过债券投资。我理解这种逻辑。曾经我也重视资产配置。债券在我的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但债券就像温吞的水。波动小。增长也慢。
股票型基金则不同。波动是它的特质。在市场低迷时买入。能有效摊薄成本。控制风险。当基金的PE或PB处于历史30%低位时。适合开启定投。单日大跌更是加仓良机。就这样慢慢积累份额。
等待。耐心等待。
直到估值进入红色区域。再分批获利了结。资金重新布局。寻找下一个低估品种。周而复始。
指数基金如同种树。选对品种。持续浇灌。时间会让它枝繁叶茂。巴菲特多次推荐指数基金。为什么?因为它成本低廉。分散风险。更重要的是——它让普通人也能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。
长期持有的好处显而易见。省心。低成本。风险分散。还有复利的魔力。
但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。
人生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配置。年轻人可以承受更高比例的股票型基金。临近退休则需要增加债券配置。关键不是二选一。而是找到适合的平衡点。
资产配置从来不是静态的。它随着人生阶段、市场环境不断调整。股票型基金提供长期增长。债券提供稳定收益。两者相得益彰。
看看你的估值表。再看看你的人生阶段。
或许。答案就在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