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圈这事儿,咱老百姓茶余饭后也爱聊两句。明星们光鲜亮丽,走到哪儿都是焦点。可有时候,他们说的话、做的事儿,真让人觉得有点“文化含量不足”。这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觉得,连老戏骨郝蕾都直接开怼过,说有些明星压根儿就没文化,说白了就是肚子里没货。
咱们就说说那些“文化翻车”的事儿。有些明星,演技是真不错,一部戏就能火遍大江南北,但一张嘴,就露馅儿了。
就拿孙俪来说,演技那真是没话说,《甄嬛传》演得那叫一个入木三分。可她当年生孩子的时候,发微博说“喜得麟儿”。这“麟儿”是夸别人家孩子的,用在自己身上,闹了个大笑话。虽然这事儿不大,但也能看出,有些传统文化,明星们还真不一定懂。
还有那个周也,演《少年的你》里的魏莱,坏得让人牙痒痒,说明演技还是在线的。可她在直播的时候,频频口误,把“纨绔子弟”说错,还把“忏悔”读错音。这下可好,直接被网友们扣上了“绝望的文盲”的帽子。你说这多尴尬,演技再好,文化底子不行,也让人觉得缺了点啥。
包文婧,最近在《猎冰》里演的那个家庭主妇,演得挺细腻的,把那种家庭主妇的无奈和坚强都演出来了。可她在综艺节目里,算个简单的加减法都算不出来,23+7都得掰着手指头算半天,还说自己“10以内加减法都不会”。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,就算数学不好,也不至于这么夸张吧?
还有主持人,这可是靠嘴吃饭的,要是文化水平不行,那可就更说不过去了。朱丹,业务能力一直备受争议,经常在活动上叫错明星的名字,把张丽娜叫成周丽娜,把陈立农叫成赵立农,这可真是太不专业了。你说这记性不好也就算了,可这都是老熟人了,还能叫错,是不是平时压根儿就没用心记啊?冯琳,也是个主持人,在品质盛典的红毯上,把“李昀锐”念成了“张昀锐”,虽然只差一个字,但也显得不够严谨。
朱丹还喜欢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读书日常,这本来是好事,说明她想提升自己。可是,她的微博里经常出现错别字,这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读书是好事,可也不能光读书不思考,更不能读了半天,连字都写不对。
这些“文化翻车”事件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但它们都反映出一个问题,那就是有些明星的文化素养确实有待提高。
冯远征说过一句话,我觉得特别有道理:“演员拼到最后,拼的是文化,不是粉丝。”这话真是一针见血。粉丝是能给你带来人气和流量,但文化才是你立足的根本。
没有文化底蕴,演戏就容易僵硬、空洞。你演不出角色的灵魂,演不出角色的深度,观众自然也就不会买账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明星自己没文化,还觉得自己红了就了不起,传递出一种“不学习也能成功”的错误价值观,这会误导青少年。现在孩子们追星,明星就是他们的榜样。如果榜样都只看脸,不注重内在修养,那孩子们会怎么想?
所以啊,明星们真得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素养了。别光想着怎么炒作,怎么吸引眼球,多花点时间充实自己的头脑,多读点书,多了解一些文化知识。这样才能演好戏,才能给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。
文化素养是明星的立身之本,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。一个有文化的明星,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,才能走得更远。别等到“文化翻车”了,才后悔莫及。趁着现在,多学点知识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