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妆十里 礼乐千年丨闪耀吧!中华宝藏

 产品展示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8-29 17:26

大河网讯(记者 赵檬 王怡潇)“金风玉露一相逢,便胜却人间无数。”8月29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“七夕节”。作为甜蜜爱情的象征,每年都有不少情侣选择在七夕这一天办理结婚登记。

那你知道吗,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,自伏羲氏制嫁娶、女娲立媒约始,已初具雏形。据史书记载,早在周代,我国便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婚礼礼仪。《周礼》将婚礼时间定于“天地交合”的黄昏时分,“昏礼”所着“昏服”崇尚端正庄重,颇具神圣意味。随着朝代更迭,婚礼的形式与礼仪既有承袭也有演变。

明朝婚服。

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,婚服不仅是婚礼的华彩部分,更是礼制、审美与社会风貌的集中体现。其色彩与款式的变迁,也折射出华夏历史与文明的传承与演进。婚服既是婚礼的“外形加持”,其背后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刻的文化内涵。从庄重的玄纁到热烈的大红,从宽袍大袖到凤冠霞帔,每一针每一线都编织着时代的印记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

周朝:天人合一的庄重玄纁

作为礼仪之邦的源头,周代婚服制度奠定了后世婚礼的基调,强调的是庄严神圣,而非鲜艳色彩。遵循“玄纁制度”,新郎穿玄端(黑色上衣),象征天;新娘着纁色(浅红色)裙裾,象征地,黑红相配,体现了华夏文明最古老的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。

在《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》中胡静和朱兆祥体验了周朝婚礼。